6月26日消息,近日有媒体报道称,5年后即2029年,1分钟或只有59秒。
这一说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的一项研究,该研究被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科学家发现,由于全球气候变暖,南北极冰盖正在大规模融化,改变了地球的形状,导致地球自转减速比之前更快。
这一变化可能在五年内引发全球计时危机,比如计算机通讯和电信网络造成大规模中断。
不过其实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,正确的应该是:2029年,某一个1分钟可能缩短为59秒,并且冰盖融化延后了这一天的到来。
目前以地球自转为参考的世界时,一直是国际标准时间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,一天被分为24小时,1小时60分钟,一分钟60秒。
而通过原子钟来实现的原子时其实更加准确,利用的是原子内部电磁振荡的周期来计时,这种振荡周期非常稳定。
因此,原子时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,能够提供极其精准的时间标准,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、导航系统、通信网络等领域。
但其与地球自转定义的世界时不太匹配,这就会让原子时和世界时之间产生差异。
为了兼顾这两种需要,便引入了协调世界时(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, UTC)系统。
当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.9秒时,就需要对协调世界时(UTC)进行调整,即增加或减少1秒,以尽量接近世界时,这就是所谓的闰秒(负闰秒,最后一分钟为59秒;正闰秒,最后一分钟为61秒)。
这种添加闰秒的世界时就是协调世界时,也称世界标准时间,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时间系统。
自1972年UTC正式使用至今以来,地球自转一直处于不断减慢的趋势,协调世界时已经添加了27个闰秒,均为正闰秒。
然而,自2020年年中以来,地球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。
因此科学家估计,在2029年,人类可能就需要首次减少1秒为“负闰秒”,对应的1分钟只有59秒,来保持原子钟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同步。